青春之光,燃而愈明。
优秀的青年榜样,
是躬身实践的奋进者,
更是以点点星火、引燃万千理想的同行人。
邓煦,正是这样一位青年榜样。
她以科学的星火,
点亮了孩子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之心;
用志愿的微光,
汇聚成照亮他人、温暖社会的炬阳。

邓煦,衡阳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22级化学4班学生,现任学院团委副书记、学院“红星闪闪”科教团团长,在校期间曾参加“科普知识进小学”“暖冬科普行”“社区科普”等校内外志愿活动,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500小时,服务群众达2000余人次,2024年她带领团队入选了团中央“七彩假期”关爱行动志愿服务团,并获得了“优秀团队”,个人获湖南省“七彩假期”成绩突出志愿者称号。她积极参加各类科创竞赛,并获“建行杯”第九届湖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第十一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大赛三等奖、首届湖南省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等省级奖项。2025年3月1日,邓煦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在衡阳师范学院校团委举行的劳动习惯养成计划暨2025年学雷锋活动月启动仪式上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22级的邓煦,也是数万名志愿者中的一员,三月是学习雷锋精神的火热季节,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向大家分享我在科普志愿服务中的点点滴滴:从最初的紧张和不安,到如今的坚定与热爱,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收获。
一、志愿服务不是简单的给予,而是传递知识与点燃梦想的桥梁
两年前,我作为学院“红星闪闪”科教团的志愿者第一次走进乡村课堂,教孩子们用塑料瓶制作简易净水器,当看见化学的奇妙变化,孩子们的激情高涨,一个叫欧淳熙的小朋友激动地说道:“哇,我在家也能将浊水变清啦。”那天,我们陪他反复做了7次实验,他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就像一阵暖风驱散了我初次教学的紧张感。我们欣喜地发现,在团队的科普启蒙下,孩子们认为科学非常有趣的从54.79%提高至89.71%,这让我更加坚定用知识改变命运、用科学照亮乡村孩子未来的信念。在一次次的科普志愿活动中,我渐渐从青涩的志愿者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红星闪闪”科教团团长。
二、志愿服务不是一个人的付出,而是一群人奋斗与接力的精神
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我并不是孤军奋战,每一次的活动都离不开团队的共同努力。为了给乡村留守儿童设计接地气、趣味性的科学课,团队研读小学科学课标和教材,开展趣味科学实验设计大赛,终于研制出"生活化、游戏化、活动化"趣味科学实验40套。2024年,团队成功入选团中央“七彩假期”关爱行动志愿服务团,并获得了“优秀团队”,我个人也获得湖南省“七彩假期”成绩突出志愿者称号。“红星闪闪”科教团成立于2012年,因为热爱,我们相聚一起,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拼图,为了完成这幅科普志愿服务的壮丽画卷,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团队至今累计为乡村小学送科学课800余节,受益乡村儿童2万余名,获得国家级奖项15项,省级奖项9项。
三、志愿服务不是单纯的奉献,而是大家共同成长与蜕变的旅程
在科普志愿服务中,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科学知识的力量,我们不仅仅是给予者,也是收获者。在校期间,我努力学习,专业全年级前10%,将“学思用”贯穿能力提升全过程,积极参加各类科创竞赛,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湖南省“挑战杯”铜奖,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我带领团队积极投身科普教研,不断学习新的科学知识和教学方法,努力将复杂的科学原理转化为孩子们易于理解的形式。这个过程不仅提升了我们的专业素养,更锻炼了我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现在的我能熟练操作多种化学专业仪器,生动地向孩子们科普身边的化学知识,这就是志愿服务赋予我的“双翼”。
习总书记讲到:“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当我们为乡村孩子送去一份关爱时,是在响应“教育强国”的号召;当我们为社区老人送去一份温暖时,是在践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当我们在校园弯腰捡起纸屑时,是在书写“美丽中国”的诗篇。志愿服务不仅仅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让我们共同成长和蜕变的力量。因此,我倡议:让我们齐心协力,以切实行动传承雷锋精神,将志愿服务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将这份热爱与奉献传递给更多的人,让志愿服务精神成为我们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