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22年11月15日19:56:22    星期二
首页> 正文

寻访最美基层教师| 胡宗仁:做有准备的人,书奋斗华章

文字:张颖湘   编辑:化材学院   时间:2025-02-25 点击数:

寻访时间20251

寻访学生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最美巡访团成员2024级化学专业5班张颖湘

教育是点燃火种,而非填满容器。师者如舟,载万千学子横渡知识长河;师者如炬,照迷茫心灵踏破前路荆棘。优秀的教师,既是传道授业的智者,更是躬身践行的榜样。今天,让我们跟随寻访团的脚步,走进胡宗仁老师三十载的坚守与耕耘。


教师简介

胡宗仁,1995年毕业于零陵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已在基层教育领域深耕30年。他从永州仁湾镇浪坝中学起步,一直到京华中学的教务处,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不曾离开。他以“终身学习”作为自己的信条,用满腔的热情和智慧,点亮了无数学子的求知之路。在长达数十年的执教生涯中,胡宗仁主要致力于数学教学工作,凭借其卓越的教学能力和对学生深刻的关怀,被评为校级“教学能手”。在2004年和2019年,他更是荣获了冷水滩区“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而到了2023年,他的辛勤付出和卓越成就再次得到了认可,荣获永州市“优秀班主任”的荣誉。在他的引领和指导下,负责的班级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同时他还培养了众多优秀学子,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杰出人才。



采访要点

机会只叩门有备者

初见胡老师,他笑声爽朗,眉眼间透着一股“乐天派”的随性。然而,这份随性背后,是数十年如一日的自律与准备。他常说:“人生没有从天而降的机遇,只有蓄势待发的准备。”从手写教案到多媒体课件,从传统板书到翻转课堂,他始终紧跟时代步伐,甚至自学编程优化教学管理。在他看来,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点燃学生内心求知火种的过程。面对每一届学生,他都会精心准备每一堂课,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胡老师深信,只有当学生内心燃起对知识的渴望,他们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面对青年学子,他总爱调侃:“别等机会来了才翻书,书得先翻烂了,机会才敢来敲门!”

目标为帆,精益为桨

“志不坚者,行必不远。”胡老师坚信,明确目标是奋斗的起点。他要求学生“做事拼全力,学习求极致”,自己更是以身作则:为讲透一道题,他常研究十几种解法;为提升课堂趣味,他自创“物理情景剧”,让学生化身牛顿、爱因斯坦演绎定律。他强调,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都需经过反复琢磨与实践,才能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胡老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精益求精,方能致远。”他不仅要求学生对待学习要有这样的态度,自己更是身体力行,无论是备课还是教学管理,都力求做到最好。在他看来,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塑造学生的品格,培养他们追求卓越的精神。因此,胡老师总是鼓励学生设定高标准,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他相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他说:“教师若只照本宣科,便是辜负了‘教书育人’四字的分量。”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专业是饭碗,跨界是本事!”胡老师鼓励学生打破学科壁垒,广泛涉猎。他本人便是“斜杠教师”——周末泡图书馆读《时间简史》,闲暇时研究AI教育工具,甚至带着学生用编程模拟物理实验。他笑言:“老师若只懂课本,学生眼里便只有四角天空。唯有自己先‘跨界’,才能带学生‘破界’。”在胡宗仁老师的课堂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教条,只有不断探索的激情。他相信,教育的本质是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敢于梦想,勇于追求。因此,他总是鼓励学生跳出舒适区,勇于尝试新事物,不断探索未知领域。胡老师常常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科学小实验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他深知,每一次的尝试和挑战,都是学生成长的宝贵财富。


岁月无声,三十年讲台染白双鬓;初心不改,万千桃李已绽芳华。他以“准备”为盾,迎战时代浪潮;以“学习”为剑,劈开未知迷雾。他,永远在路上;他,永远准备着!


学生收获及感言

张颖湘:“师道若春风,化雨润无声;今日寻访毕,心火已燎原。”采访胡老师,如同翻开一本写满智慧的“人生指南”。他的“准备哲学”让我醍醐灌顶——真正的奋斗,不是临阵磨枪的慌张,而是日积月累的从容。未来,我愿以胡老师为镜,做一个“时刻准备着”的追光者,在求知路上步履不停,在时代潮头踏浪而行!在采访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胡老师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机会只叩门有备者”的真谛,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基层教师的风采与担当。采访结束时,我不禁为胡老师的敬业精神和教育情怀所感动。他用自己的坚守与耕耘,书写了一部奋斗华章,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基层教师的光辉榜样。我们相信,在胡老师的引领下,会有更多的学生走向成功,也会有更多的教师投身到基层教育事业中,共同书写更加美好的未来。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衡阳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苏ICP备200311XX号-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