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时间 2025年1月24日
寻访学生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最美寻访团成员2024级高分子与材料工程1班周静洋
教育是种下一颗种子,静待它破土参天。校友如桥,架通校园与职场的鸿沟;校友如星,指引迷途者前行的方向。优秀的校友,既是专业领域的探索者,更是躬身践行的引路人。今天,让我们跟随最美寻访团成员的脚步,聆听优秀校友张志敏从学校实验室负责人到公司研发项目经理的蜕变故事。
校友简介
张志敏,男,衡阳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17级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生,现任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供水行业产品线经理。主导多个产品研发项目,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题,成为行业新锐力量。
采访要点
自实验室起步,铺就成长蜕变之路

在被问及在校期间参与的有意义活动时,学长毫不犹豫地提到了实验室工作。自加入光明科创实验室团队以来,他从实验中获得了课本之外的知识,掌握了众多实验技能,培养了创新思维和科学态度。在与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他以项目第一负责人的身份获得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立项。参与实验室工作不仅限于做实验,还培养了强烈的责任感。作为学生负责人,他不仅自己通过实践熟练掌握实验技能,还能指导后来的学弟学妹们完成实验任务。关于职业规划,他阐述道:“学习上,我们应当明确自己的需求,首先设定清晰的目标,然后逐步向目标迈进。同时,要发现自己的长处,明确自己的能力所在。”他强调,我们学院的实验室是一个极佳的提升平台,它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以能力之基,筑竞争优势高塔

“知识就是一个先变厚再变薄的过程,那么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培养哪些能力素质成为我们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呢?”学长告诉我们:首先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其次就是协调能力。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协调能力都是我们必须具备的素养。在职场上,通常会要求我们跨部门协调工作,这就很考验我们的协调能力;再次是培养系统性思维。我们大学生要能够有一套自己比较完整的思考体系,能够将自己所想所感系统性地散发出来;最后性格外向也是一种优势,大声说出自己想法的人,在职场上远远比性格内向不敢说话的人要抢手的多。
职场拼搏先行,生活因之焕彩面对

“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的提问,张志敏学长直言:“没有完全的平衡!”他提到“公园20分钟效应”——每天在户外待上20分钟,即使不做运动也能显著减少压力,让人感到更加快乐。“像我们这种刚毕业没多久参加工作的本科生,就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面找自己能做的事情,提升自身的职场竞争力。”他补充道,“我们要找到倾斜点,对于年轻人来说,现阶段只有奋斗和拼搏才能争取更多的机会,我们可以牺牲一些自己的生活时间,用工作上的一些小成就去弥补。”

从实验室的试管到研发中心的蓝图,他用奋斗点亮职场的天空;用拼搏绽放青春的光彩。他,是探索者,更是摆渡人;他,永远在“前进”的路上!
学生收获及感言
周静洋:“校友若星河,闪耀引归途;今日寻访毕,心向远方明。”与学长的对话,像打开一本《职场生存秘籍》。科研的道路并不会一帆风顺,从简陋的实验条件下,艰难摸索到如今在前沿研究取得成果。每一步都充满艰辛。这让我明白学习化学乃至任何专业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我们要以校友为榜样。面对学习困难时,保持积极心态,勇于尝试新方法,用毅力和决心攻克难关。化学专业的学习也不能局限于校园,更要关注行业动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我在今后的学习中也会不断积累经验,为未来投身相关行业做好充分准备。